专心做设计,路反而越走越窄?
AI都会画图了,设计师的价值如何体现?
移动互联网时代,设计公司未来路在何方?
如何利用新的传播工具和技术,
将流量转化为自己的客户?
小编有幸接触过很多设计师,大部分设计师对营销是有点抵触的,在他们看来,设计师本质工作就是做好设计,营销交给专业的人去完成。我当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。原因很简单,随着社会的发展,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,任何人都在思考如何降低你和客户的连接成本,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造个人品牌。
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本质实际很简单,就是分工协作和价值交换,而设计,本身也是一种商业行为,而设计就需要与客户建立连接,链接的过程本身就需要营销。如果你坚持认为设计师只需要做好设计,那么你的设计很可能价值得不到足够的对等。
个人品牌化生存,将是最好的应对办法。
美国管理学专家彼得斯曾预言: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。
因此,无论是正在创业路上的初生牛犊,还是已在业界声名鹊起的实力大咖,个人品牌的构建与经营,是对实力的加持,它能:迅速消除信任落差 ,打破圈子屏障 ,链接更多客户资源,让设计师更值钱!
个人品牌的话,无疑要解决三个问题。
1. 用工具整合你的专业知识分享
2. 定位你的品牌方向,聚焦细分领域
3. 花时间积累你的阅历和人脉
梁志天老师,用自己的名字给公司命名,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价值巨大的品牌。
戴昆老师,利用新媒体突破传播界限,展现实力与魅力,俘获圈内外大量粉丝。
他们都是设计师个人品牌化的成功典型。
在新媒体时代,设计师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?
我认识的一个设计师朋友,是80初的一代,挺有个性的一个人,颜值和气质都不错,明明可以靠脸吃饭,偏偏设计水平也很棒,挺有悟性,见识过很多好的作品,参与过诸多大项目,明明可以靠技术吃饭,偏偏还要靠脑袋,他很会营销自己,在设计界也小有名气。
他是怎么火的呢?说起来,这样的路子你估计也听过不少,一个字:怼。怼谁?怼设计圈的大佬,怼大师,怼有点名气的人。
那还是微博时代,靠怼,他靠机智的善辩和有限才华,得到了粉丝的支持,在设计圈也名噪一时,自然得到了很多大企业的关注,于是知道他的人多了,找他干活的也多了,给的钱自然也不少,他在那一波,很早的微博时代慢慢完成了原始的积累。
然而这种事情就是一阵风,看热闹的多,事情一过,最终还记得你的人就变少了,除非是持续输出,持续搞事,持续露脸,或者有一个可以维系你和粉丝关系的渠道。
网红,和kol,个人ip,其实都不一样。
网红多是因为某个热点事情,短期内获取了关注的人,或者在社交媒体,获得了较多关注的人,因为才艺或者事件,当然网红脸的女生,如果没有粉丝,也和网红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kol,是指某个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,他们有自己的专业见解和地位。
个人ip呢,多是一种标签,也叫个人品牌,比如旅行达人,职业投资人,新媒体营销专家,个人IP有很强的标签,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。
这三种,有重叠,也有交叉,最后的走向却不一样,普通人通过新媒体,可以实现这三种身份共存,让自己被更多人认知,将自己的才华,利用新媒体的杠杆放大,将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最大化。
简而言之,一个设计师想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,有不少大咖都总结出实用有效的工具模型了,可以直接拿来套用,经过我的验证,是可行的。
第一步:定位,明确自己的专业细分领域,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,比如酒店设计,家庭空间设计。
第二步:系统,构建和总结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设计思想体系,从实践和经验中总结。
第三步:内容,把你的经验和思想体系,变成文案,图片,视频,书籍,在新媒体平台持续输出。
第四步:推广,推广比做内容更重要,推广是让你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。
第五步:运营,粉丝来了,要沉淀,要沟通,要圈养,要转化,不是人家一关注你就是铁粉,就得跟你合作,放弃这种想法,真诚沟通,才能获取信任以及裂变。
这种打造个人品牌的路径,可能慢,但是稳,也是我正在实践的事情,把营销做到润物无声,持续输出,日积月累,让客户主动找你合作,让更多人信任你,也让自己值得信任,值得合作。